2020徐州工業50強出爐
記者從徐州市工信局獲悉,5月7日,2020年徐州市工業企業50強名單發布,主要集中在徐州市六大戰略新興產業和四大傳統優勢產業體系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徐州市工信部門聚焦全市重點工業企業(集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培植工作,全市工業50強企業復工達產推進順利,有效對沖疫情影響,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運行秩序加快恢復,呈現緩中趨穩態勢。
從產業分布來看,工業50強企業主要集中在徐州市“6+4”產業體系中,其中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1.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9家;
2.集成電路與ICT2家;
3.節能環保7家;
4.生物醫藥與大健康2家;
5.新材料4家;
6.新能源5家。
四大傳統優勢產業:1.鋼鐵冶金4家;2.建筑建材5家;3.綠色化工1家;4.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6家。其他產業5家。
從地區分布來看,豐縣2家、沛縣6家、睢寧縣2家、邳州市7家、新沂市4家、銅山區2家、賈汪區6家、經開區14家、高新區3家、泉山區1家、云龍區1家、港務區2家。
市工信局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將繼續發揮重點工業企業(集團)龍頭帶動作用,通過運行監測分析、一企一策扶持、領導包掛幫扶、問題直通車反饋等工作舉措,聚焦全市重點工業企業(集團),各地區、各部門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及時解決好企業融資、土地、環保、人才等各類問題,確保實現預期培植目標。(徐報融媒記者 王正喜 通訊員 程言龍)
徐州工業50強企業名單
1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2 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
3 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徐州卷煙廠
4 淮??毓杉瘓F有限公司
5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
6 大屯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 中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8 徐州金虹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9 江蘇新春興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
10 江蘇徐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1 江蘇萬邦生化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2 江蘇誠意集團有限公司
13 沂州科技有限公司
14 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
15 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16 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
17 徐州德龍金屬科技有限公司
18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9 徐州徐輪橡膠有限公司
20 江蘇天寶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21 江蘇天裕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2 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
23 徐州中輝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24 徐州中聯水泥有限公司
25 江蘇大力神管樁有限公司
26 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7 江蘇金彭集團有限公司
28 江蘇星星冷鏈科技有限公司
29 新沂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
30 富港電子(徐州)有限公司
31 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
32 江蘇徐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33 江蘇闞山發電有限公司
34 江蘇五洋停車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5 江蘇華恒新能源有限公司
36 徐州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
37 徐州天虹時代紡織有限公司
38 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
39 江蘇桂柳牧業集團有限公司
40 江蘇偉業鋁材有限公司
41 徐州臥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42 徐州大長實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43 徐州市龍山水泥有限公司
44 蒂森克虜伯羅特艾德(徐州)環鍛有限公司
45 正大食品(徐州)有限公司
46 江蘇忠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47 徐州博匯工程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8 徐州美馳車橋有限公司
49 江蘇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
50 江蘇極易新材料有限公司
徐州先進制造業重點發展導向
一、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強化引導培育,推動規模提升,建設一批在全省、全國有較強影響力的新興產業基地,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引領、支撐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ㄒ唬┬履茉?。圍繞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重點發展光伏光電、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風能和生物質能裝備制造等。重點做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沛縣、豐縣等產業集群,打造以光伏光電為代表的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基地。
?。ǘ└叨搜b備。以“精準化、智能化、集成化”為方向,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高檔伺服系統、高端數控機床、增材制造、遠程有線診斷等智能裝備,挖掘機、盾構機、超大噸位汽車起重機等專用特色裝備,加快國際領先的安全科技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進程。重點做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區、泉山經濟開發區等產業集群,打造區域性高端裝備制造特色基地。
?。ㄈ┬虏牧?。以“先進性、高性能、廣覆蓋”為方向,圍繞硅基、碳基、鐵基等領域,著力突破關鍵技術,重點發展半導體晶硅材料、功能復合材料、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重點做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邳州市、新沂市等產業集群,打造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ㄋ模┥锛夹g和新醫藥。以“提升創新能力、做大產業規?!睘榉较?,重點發展化學新藥、生物技術、新型中藥等,建設醫藥商貿交易平臺。重點做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區、新沂市等產業集群,打造國內重要的新醫藥、醫療器械特色產業基地。
?。ㄎ澹┕澞墉h保。以“綠色、低碳、循環、高效”為方向,重點發展節能技術與產品、環保產品與裝備、城市礦產與綠色再制造、節能環保服務等。重點做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區、邳州市等產業集群。
?。┬乱淮畔⒓夹g。以“數字化、網絡化、前瞻性”為方向,重點發展半導體材料、新一代信息網絡、集成電路、電子信息、大數據、制造物聯設備、儀器儀表和檢測設備、新型工業傳感器、智能制造控制系統等。重點做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區、泉山區等產業集群。
二、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
積極應用先進生產工藝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優勢主導產業,推進制造業裝備由機械化向智能化、數字化轉變,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推進節能減排、兼并重組、質量品牌建設,有序淘汰落后產能,拓展先進產能發展空間。
?。ㄒ唬┭b備制造。以“國際化、高端化”為方向,重點發展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用機械、農用機械、專用車輛等整機(車)制造,控制系統、液壓缸、驅動橋、減速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生產。重點做強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區、賈汪區等產業集群,打造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中心。
?。ǘ┦称芳稗r副產品加工。以“品牌化、特色化”為方向,重點發展功能性食品、糧油畜禽精加工、煙酒飲料等食品加工業,纖維制造加工、棉紡成衣、皮革皮具等紡織服裝業,高品質模板、定制家具、生態板材等木制品與木結構行業。重點做強銅山煙酒飲料糧油精深加工、邳州木制品與木結構、豐縣果蔬加工、沛縣畜禽加工、新沂油脂加工及睢寧紡織服裝、賈汪木制家具等產業,打造國內重要的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ㄈ┟蝴}化工。以“鏈條化、精細化”為方向,重點發展制鹽、氯堿、純堿等鹽化工,煤焦化、氣化、液化等煤化工,磷化工、涂料、助劑等精細化工,化肥、農藥、新興制劑等農用化工。重點做強邳州煤化工、新沂精細化工、豐縣煤鹽化工等產業集群,打造全省重要的特色化工產業基地。
?。ㄋ模┚G色冶金。以“精深化、集約化”為方向,重點發展特殊用鋼、新型建筑用鋼、合金鋼、球墨鑄件、精密鑄造等黑色金屬加工,鋁合金、鋁型材、稀土材料等有色金屬加工。重點做強銅山、賈汪、沛縣、新沂等產業集群,打造全國知名的鑄管基地和區域性綠色冶金基地。
?。ㄎ澹┟弘娔茉?。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方向,重點發展煤炭分級分質梯級利用、超超臨界燃煤發電、熱電冷三聯供、資源綜合利用發電、天然氣規?;瘧玫?。重點做強沛縣、銅山區、賈汪區等產業集群,打造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
?。┙ㄖú?。以“集聚化、基地化”為方向,依托龍頭企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商品混凝土、新型墻體材料、網架結構、防水材料、建筑部品等。重點做強銅山區、賈汪區等產業集群,打造全國知名的網架基地和區域性綠色建材基地。
徐州:集中力量培育優勢產業鏈
徐州市各類產業基礎良好、特色鮮明,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推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就是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優勢的產業鏈。具體工作中注重培大育強,把現有企業和主體的培大育強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重點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持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資源要素向重點領域傾斜和集聚,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市領導掛鉤聯系產業鏈制度,是由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掛鉤聯系優勢產業鏈,市領導定期研究調度掛鉤聯系的優勢產業鏈發展情況,并協調解決產業鏈發展中的重大事項。春節過后,市領導密集帶隊調研徐州市高端工程機械、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煤鹽精細化工、安全應急裝備等24條優勢產業鏈。其中,涉及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19條,四大傳統優勢產業4條,特色產業1條。通過實行市領導掛鉤聯系優勢產業鏈,深挖各環節短板,集中力量重點突破,集中力量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鏈。
圍繞全市“六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和“四大傳統優勢產業”中優勢突出的行業門類和拳頭產品,市領導掛鉤聯系的各產業強鏈專班以增強產業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為重點,加快形成更加集聚的發展格局和更加完善的產業鏈條,全面構建核心技術可控、產業鏈安全高效、產業生態循環暢通的先進制造業體系,進一步鞏固優勢產業國內循環重要發起點和聯結點地位,加快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大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實現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大幅躍升。
建立市領導掛鉤優勢產業鏈制度后,各產業強鏈專班在24條產業鏈的企業培育、項目促進、技術攻關、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強協調對接,強化措施落地,各產業鏈建設進展順利,穩步推進。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躋身國家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基礎扎實、發展態勢強勁,成為全國工程機械領域兩個千億產業集群之一。
各重點區域、各相關單位正強化土地、金融等要素供給,從產業集群發展的高度來謀劃徐州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在技術、人才、科研、產業基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抓好高端人才引進和關鍵零部件研發,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徐州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宏偉目標順利實現。為破解高端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難題,徐工通過并購、合作、創新,建構了以智能分合流控制技術、補償閥緩沖可調節技術、多沖程與單沖程復合珩磨工藝為特色的液壓閥技術鏈,成為核心零部件新的市場增長點。
近年來,全市上下錨定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主攻方向,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產業集聚發展的成效明顯。徐州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是徐州高新區重點建設的特色專業園區,園區以礦山安全、消防安全、?;钒踩?、公共安全、居家安全為主要發展領域,被工信部和應急管理部批準為全國首家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安全谷”。
目前,徐州高新區正在持續推動安全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安全科技創新驅動能力,聚焦?;?、消防、居家安全等重點難點,攻堅克難、奮力進取,不斷強化安全科技創新。繼續支持企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加強安全產業技術研發、安全技術成果孵化。
建設優勢產業鏈可以推動形成更好的產業生態,帶動更強的產業集聚,是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更優良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既事關當前穩增長,又事關徐州長遠發展。各產業強鏈專班重點在固鏈、補鏈、強鏈、延鏈上下功夫,努力補齊短板,強化對產業鏈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的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各條產業鏈不斷做大做強,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徐州? 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的優勢在哪里?
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對徐州給予了明確的戰略定位,即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這不僅確立了徐州的中心城市定位,也大大提升了徐州集聚創新要素、創新人才的明顯吸引力和較強競爭力。
淮海經濟區處于我國東中部重要區域,涵蓋蘇魯豫皖四省多個城市,歷經多年發展和實踐探索,區域認同不斷增強,城市互通互聯、互動互惠發展態勢逐步形成。目前,該區域成為全國小康社會建設的重點板塊、成為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徐州市于2010年提出并倡導實施了加快淮海經濟區核心區一體化建設的戰略設想,確定了徐州、連云港、宿遷、棗莊、濟寧、商丘、淮北、宿州8個市為核心區城市,力求通過核心區一體化建設的先期快速推動,進而帶動淮海經濟區的整體發展。
每年在輪值城市召開市長會議,會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大計,確定年度重點工作,區域合作更加注重提質增效、聯動共贏。推動形成了政府搭臺開路,部門協調服務,行業對口合作,企業自主聯合的廣領域、全方位、開放型合作發展的新局面和新態勢。截至2015年,核心區八市總面積約為6.8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0.7%;人口為5100萬人,占全國的3.6%;地區生產總值為1.95萬億元,占全國的2.9%。
●國際機場
2016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發送旅客149萬人次、1.6萬個航班。更讓張衛東自豪的是,經國家民航局批復,機場也正式更名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國際機場功能進一步完善。
而到2020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將開辟航線50條以上,其中客運航線40條,貨運航線10條;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10萬噸,成為淮海經濟區航空客貨樞紐中心。
●高鐵網絡
鞠遠江,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每次外出交流,他都會這樣介紹徐州,“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擁有高鐵、高速公路、國際機場、京杭大運河和輸油管道‘五通匯流’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東西資源傳輸、南北發展要素都匯聚于徐州?!?nbsp;
優勢還將繼續擴大。到2020年,徐州中心城市的功能要素更加豐富,聚合力、輻射力全面升級:鄭徐高鐵,東接連云港將直抵出???;同時,向西南到阜陽,東南到南通的高鐵通車,將形成以徐州為中心的“木”字形高鐵網絡。屆時,3條城市地鐵將先后運營,總長上百公里,沿途規劃的商業綜合設施,將再次刷新徐州城市面貌。
●“四個中心"
數據最有說服力。目前,徐州物流企業1100多家,完成總價值超過500億噸公里,居淮海經濟區第一;徐州“中心商圈”輻射影響淮海經濟區10多個城市,吸納跨省消費量占中心商圈總量的三成;以徐醫附院、中心醫院為代表的醫療衛生資源惠及周邊新農合農民4000萬人。
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離不開人才,徐州13所高校,31家獨立科研院所,20萬在校大學生、研究生顯現出厚重的人才優勢,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科學院院士、5名“973”首席科學家、5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一批最強大腦構成徐州發展的智慧名片和人才高地。
徐州的發展遠不止這些,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徐州被確定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的節點城市,并于去年制定《徐州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一組數字顯示:去年以來,連續舉辦英德、日韓、北京中關村等重點招商活動,多個重大產業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順利簽約。與“一帶一路”沿線63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貿易往來,進出口額達10余億美元。 就在不久前,“淮海經濟區核心城市徐州新定位、新發展”主題論壇在我市召開,會上討論說,徐州,幾乎等距離北望“京津冀”,南接“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居三大國家級區域經濟板塊的地理中心,又是淮海經濟區的核心城市,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端第一個特大型中心城市,在未來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中也將發揮“連接南北、承東啟西”的輻射引領作用。 在經濟地理國家戰略宏觀背景下,作為資本流、信息流、人才流以及現代物流的必經之地,徐州特殊的城市地位將日益凸顯,徐州城市的未來發展前景將不可限量。
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已經形成共識
談到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劉宗堯說,徐州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江蘇省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同時既是淮海經濟區的地理中心、經濟中心,也是淮海經濟區唯一一個兼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開放航空口岸的城市?!拔覀兊膮^位優勢、城市規模、經濟總量,都處于龍頭地位?!?nbsp;
論一座城市在一個區域處于中心地位,產業支撐是關鍵。劉宗堯說,徐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大產業、發展大項目,強勢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勢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高端產業高增長、新興產業上規模、優勢產業增效益的發展新格局。
“更為重要的是,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干群基礎牢固,各地形成了統一的共識?!?劉宗堯說,徐州是最早提出淮海經濟區概念的,從城市規劃布置、到產業發展,哪怕是百姓日常的生活,都有“中心”這個概念,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對徐州給予了明確的戰略定位,即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這不僅確立了徐州的中心城市定位,也大大提升了徐州集聚創新要素、創新人才的明顯吸引力和較強競爭力。
提到共識,劉宗堯說,目前正在進行的“三個作用”大討論,尤其是在“推動淮海經濟區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深化認識,這種思想認識的高度統一是淮海經濟區內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
采訪中,淮海發展研究院相關專家同時指出,一個大的經濟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即中心城市和出???,而淮海經濟區恰好有區域中心城市徐州。
近期徐州“淮海經濟區”新動作
淮海大數據產業園在徐開建
上月20日,淮海大數據產業園在徐州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近20億元,總占地面積600畝,可容納兩萬余臺機柜,主要面向徐州及淮海經濟區提供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等信息化服務。園區通過直供電形式降低用戶的用電成本,還可以提高熱電廠機組的運行效率,解決電、熱過剩問題。目前,華為、移動、電信等6家企業已與該園區簽訂合作協議。
首個“物流航母”投入運營
去年11月16日,淮海經濟區首個以“互聯網+物流”為平臺的綜合物流產業園區,在江蘇徐州泉山經濟開發區正式落成并投入運營。該綜合物流園是徐州市“三重一大”重點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占地967畝。園區在整個淮海經濟區首次運用了公路港物流模式,形成了以公路港為核心的“一港三區”布局,包括五洲公路港、高端倉儲區、物流裝備博覽區以及物流生活廣場等,并與徐州鐵路物流園等共同組成了徐州西部物流產業帶。
得徐州 得天下
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區位優勢明顯,產業結構完善,交通便利;徐州潛力無限,是快速發展的成長型城市,淮海經濟區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的城市,已建成運營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國家級航空開放口岸和2個國家級綜合保稅物流中心等一流開放平臺;徐州的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大健康等產業發展迅猛。
參加蘇工展 搶市場先機
積極布局徐州千億級市場,搶占行業先機;2021年7月1-3日在徐州淮海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蘇工展?2021徐州淮海工業智造展覽會,是淮海區最大的工業裝備交易盛會,展品涵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智能裝備、機器人、自動化、鈑金加工機械、激光切割、焊接設備、3D打印、刀具/附件、精密軸承等, 展會規模、現場布置、人氣、品牌企業、宣傳等都是高規格的,將是您展示品牌、拓展市場、尋求合作的絕佳平臺,展會臨近開展,好位不等人。
華東參展首選IIE蘇工展